
孩子上學 家長上任------“幼小銜接”家庭教育
更新于 2014-02-20 ? | 瀏覽次數 0
小學已經開學,一年級新生的爸爸媽媽也榮升為家長。
家長們是否明確: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是一種轉型,幼兒園教育以“撫育”為主,兼顧學習,而小學一年級教育則完全轉向了學習,幫助孩子度過這個轉折期非常重要。
首先,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的是——成長要靠孩子自己;而家長的責任是——引導孩養(yǎng)成好的生活習慣,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能力。
自信心------是孩子成長的內在動力
從兒童心理發(fā)展過程來說:兒童6---12歲是培養(yǎng)孩子自信心的關鍵時期。所以說,對新生的自信心的培養(yǎng)是家長要非常重視的一個重要方面。
有些家長對我說:我很注意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信心,經常夸孩子你真棒......
我回答這些家長: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信心,絕不能用簡單的“你真棒”來夸獎孩子。而是要根據具體的事情,用合適的語言技巧去和孩子交流。
例如:在檢查孩子的作業(yè)時,看到雖然作業(yè)字跡有些潦草,但全做對了。這時你可以用高興的口氣對孩子說:你今天上課一定認真聽講了,而且都學會了,所以你的作業(yè)都做對了,孩子你真棒!不過有幾個字寫的有些潦草,你若擦掉重寫,老師看了你的作業(yè)會更高興。這樣和孩子交流,即讓孩子知道他棒在哪里,又指出了不足,孩子今后也會更認真的聽課學習了。
生活習慣------是孩子成長的基礎保障
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家長的任務。要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天的生活和學習的作息時間,學習、玩耍、睡眠要安排恰當。給孩子合理生活日程安排,有利于孩子長大后學會如何科學地使用時間,實現生命的價值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孩子的很多行為,都能從父母那里找到原因。
每個人的飲食問題都受到家庭環(huán)境的強烈影響。 在指責孩子挑食之前,爸爸和媽媽首先要問問自己有沒有挑食的問題。挑食是孩子常見的壞習慣,挑食、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習慣,對生長發(fā)育極不利。挑食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,一旦缺乏任何一種維生素,就會造成維生素的缺乏癥,影響身體的健康生長。研究表明,酸性食物的過度攝取會影響兒童的性格和心理發(fā)育,導致其患兒童孤獨癥,營養(yǎng)不良的孩子與營養(yǎng)良好的孩子比較,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。
要避免讓孩子挑食得逞:例如孩子不吃牛肉,媽媽怕他餓壞了,立刻為他預備別的食物,孩子的挑食行為得逞,壞習慣就會由此養(yǎng)成。相反,假如媽媽告訴孩子牛肉很好吃,全家都愛吃,吃了以后身體會強壯,而且這個時候只有牛肉吃,不吃就要餓肚子。這種積極、堅定的態(tài)度就會有效地阻止孩子的挑食行為。
兒童從眾心理強,好奇心也強,最容易受到廣告的影響。父母需要經常進行引導。讓他們知道廣告多的食品不等于是優(yōu)質健康的食品,誘人的口感里面可能含有不利健康的添加物質。
學習能力------是孩子成長的“飛翔翅膀”
現在的孩子智商都比較高,但學習成績相差懸殊,有些孩子學習成績能得滿分,而有些學生常常得二三十分,為何孩子們之間的學習成績區(qū)別很大呢?原因在于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。
學習能力包括注意力、記憶力、理解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分析能力、計算能力、視覺能力、聽覺能力等方面。
其實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在于如何激發(fā)學習興趣,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與合作交往能力;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注意力、自控力和操作能力,從而加快學習速度與效率; 有效地糾正孩子好動、坐不住、上課或做作業(yè)不夠專心、小動作多的行為。
當孩子每天放學的時候:給孩子一個微笑或擁抱------親子情感的交流;然后問孩子你今天高興嗎-------孩子是否遇到了難以解決的事;詢問孩子今天上了什么課、有什作業(yè)、老師有什么要求------這時是在檢查孩子:上課時否注意聽課;孩子的記能力;孩子的表達能力。當孩子回答不出來時,家長千萬不能發(fā)火或責怪孩子,因為這種情況在剛入學的孩子中是常有的現象。家長一定要和顏悅色的提醒孩子:上課一定要注意聽老師講什么,記住了告訴我,我很想知道你都學了什么。家長也可以通過信息和老師溝通,了解孩子上課的表現。
當孩子和家長發(fā)生沖突的時候:家長絕不可以打罵孩子-----那是家長無能為力的表現,而且家長用武力對付孩子,孩子就會用武力對付別人;家長首先要冷靜的對孩子說:咱們都別爭了,你先坐在那里想一想我說的有沒有道理,我也想想你說的有沒有道理,然后我們再談------這樣雙方先冷靜然后再討論,效果肯定會好些。
當孩子哭鬧的時候:我做的近四十年的教育工作,面對過無數次哭鬧的孩子,我的做法是------先安撫孩子止住哭泣。然后和顏悅色的告訴孩子:哭不解決問題,有委屈說出來,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。培養(yǎng)孩子有問題說出來,哭不能解決問題的觀點。當孩子說出哭的原因時,不管孩子說的對與錯都不能吵孩子,要認真仔細聽孩子的說的話,只有尊重孩子,孩子才能和你有很好的溝通。只有和孩子溝通順暢,知道了孩子在想什么,家長才能有的放失的教育孩子。
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,它比任何工作都難。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,擔有對孩子一生負責的責任。無論你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孩子,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“退貨”。
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。無論父母事業(yè)上多么成功,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。把孩子教育成功了,這幾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,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。